以往大陸常被台資企業視為生產基地,但隨著大陸薪資提高、人力素質提升,現在已有逾1╱3的企業視大陸為銷售市場。調查也發現,運輸物流及倉儲、服務業、住宿及餐飲服務業等以服務相關產業,對後ECFA時代發展最樂觀。 目前企業在兩岸最需要的人才,以經營管理、業務銷售和行銷企劃這三大類人才最熱門。不過,在大陸轉變的同時,台籍人才在大陸的優勢光環已不如從前,僅14%的企業表示會優先考慮台籍求職者,但是,卻有超過6成的台灣上班族有意西進發展。 人力銀行公關經理方光瑋表示,從調查結果不難看出,企業用人多以「目標」為導向,是不是台灣籍的重要性已大幅降低。雖然有64.4%企業預計增加大陸職缺,但高達86%的企業坦承,赴陸工作並不會因為是台籍求職者而有較高的勝出機會,44%的公司認為只要能達成目標,並不在乎求職者國籍。 85度C公關行銷總監鐘靜如指出,以85度C為例,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是從台灣輸出,而大陸當地門市晉用當地人力,則希望運用語言優勢貼近民心。另外,目前台灣在商業服務的表現的確比大陸出色,但大陸人才近年來也積極在學習成長,企業晉用大陸籍主管的比例開始逐漸上升。 鐘靜如認為,西進的大門已不如過去那麼寬廣,有意西進上班族,應主動向企業表達,爭取機會,而非背動式等待指派。 人力銀行「企業兩岸布局大調查」針對人力銀行企業徵才會員於10月5日至10月15日進行問卷抽樣調查,回收有效樣本725分,在95%的信心區間下誤差約為3.64%。 【聯合報/記者周小仙報導/20101027】 |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